后魏_后魏的读音_后魏的意思
后魏的读音 后魏的意思
北朝之一。鲜卑族拓跋珪自立为代王,国号魏,亦称北魏﹑拓跋魏﹑元魏。为区别于以前之三国魏,故史称后魏(公元386年-557年)。
“后魏”的读音
【拼音读音】
[hòu wèi]
【汉字注音】
ㄏㄡˋ ㄨㄟˋ
【简繁字形】
後魏
【是否常用】
是
“后魏”的意思
基本解释
北朝之一。鲜卑族拓跋珪自立为代王,国号魏,亦称北魏﹑拓跋魏﹑元魏。为区别于以前之三国魏,故史称后魏(公元386年-557年)。辞典解释
后魏hòu wèiㄏㄡˋ ㄨㄟˋ朝代名。(西元386~534)北朝诸朝之一。晋时拓跋氏自立为代王,淝水战后不久,改国号魏,史称为「后魏」或「北魏」。后分裂为东、西魏。
英语 Wei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386-534
网络解释
“后魏”的单字解释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后字的详细解释
【魏】:1.周朝国名(前403—前225)。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南北部、山西西南部,为秦所灭。2.朝代名。1.三国之一(220—265)。与吴、蜀并立。曹操子曹丕所建。占有黄河流域、淮河流域等地区,建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为晋所灭。2.北朝之一(386—534)。鲜卑族拓跋珪所建。公元398年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史称北魏,又称后魏、拓跋魏、元魏。后分裂为东魏(534—550)、西魏(535—556)。东魏为北齐所灭,西魏为北周所灭。
魏字的详细解释
“后魏”的相关词语
之后 (zhī hòu)最后 (zuì hòu)以后 (yǐ hòu)后来 (hòu lái)然后 (rán hòu)先后 (xiān hòu)今后 (jīn hòu)落后 (luò hòu)后面 (hòu miàn)随后 (suí hòu)背后 (bèi hòu)前后 (qián hòu)此后 (cǐ hòu)后果 (hòu guǒ)身后 (shēn hòu)后者 (hòu zhě)后勤 (hòu qín)后悔 (hòu huǐ)事后 (shì hòu)皇后 (huáng hòu)
北魏 (běi wèi)东魏 (dōng wèi)西魏 (xī wèi)魏碑 (wèi bēi)围魏救赵 (wéi wèi jiù zhào)后魏 (hòu wèi)姚黄魏紫 (yáo huáng wèi zǐ)魏阙 (wèi quē)魏勃掃門 (wèi bó sǎo mén)魏紫姚黃 (wèi zǐ yáo huáng)魏斯曼學說 (wèi sī màn xué shuō)魏兩 (wèi liǎng)魏紅 (wèi hóng)魏黨 (wèi dǎng)魏徵 (wèi zhēng)魏公掃 (wèi gōng sǎo)圍魏救趙 (wéi wèi jiù zhào)何論魏晉 ()酬魏顆 (chóu wèi kē)魏良輔 (wèi liáng fǔ)